隨著自助旅行的風氣蓬勃發展,越來越多人開始會一個人出國旅行。
看著網路上這些人如此瀟灑的旅遊,好像無牽無掛一樣,想去哪就去哪,有些人就很好奇:自己是不是也能嘗試「一個人自助旅遊」?
今天這篇文章根據我多年來獨旅的經驗,歸納出「適合一個人自助旅遊」的七大特質。
文章重點
適合一個人自助旅遊的七大特質
01:善於查詢旅遊資訊,並安排行程
既然是自助旅行,就沒有旅行社幫你安排妥妥。
舉凡是交通、住宿、機票、行程、簽證…都需要自己一手包辦。雖然現在網路旅遊資源相當充足,幾乎每個觀光景點都能搜到一堆攻略、懶人包,但要掃完所有文章並過濾出自己想要的部分,還是需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。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我是否願意撥出寶貴的下班時間(或休假時間),來搜尋旅遊資訊?
- 我是否有統整的能力,在眾多資訊中,安排出自己喜歡的旅遊行程?
02:有冒險精神,願意接受挑戰
出國在外,語言、風土名情、交通都和國內不盡相同,而旅行中的突發狀況也無法預測,因此「勇於接受挑戰」是自助旅行必備的重要特質。
這裡說的冒險精神,並不是要你到危險的地區去衝鋒陷陣、以身犯險,而是能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,去嘗試有一點不確定性的事情,像是:吃吃看當地人推薦,但旅遊書上都沒介紹的道地餐館、放棄坐計程車,跟著當地人一起坐公車…。
我自己也曾多次因為願意冒一點風險,反而因此經歷了不少一般遊客較難有的寶貴經驗。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遇到挫折時,我勇於挑戰嗎?還是只想逃避、或一蹶不振?
- 遇到第一次面對的狀況,我會驚慌失措?還是躍躍欲試,想挑戰看看?
- 遇到語言不通的狀況,我會呆若木雞?還是嘗試找其他替代方式:肢體語言、Google翻譯?
03:個性夠獨立,不過度依賴他人
每個人對於獨立的定義不盡相同,我自己認為有能力獨旅,必須是個能對自己負責任、會獨立思考、有判斷能力,情感上不會過度依賴他人、多數事情可以自己獨力完成的人。
如果事情太困難需要求助於別人,也會先自己嘗試找資料、自己解決,卡關後再尋求他人「協助」或提供意見。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我有沒有能力一個人到達XX景點?(可以先放入國內、有點難度的景點)
- 我去XX景點玩時,一個人是否能玩的盡興?還是心裡一直哀怨沒有其他人陪伴?
- 我是否能對自己所做的決定,負起責任?不怪罪他人?
- 我有能力照顧自己一星期的生活大小事嗎?(三餐、住宿、交通、娛樂全都自己打點)
- 我的經濟能力或儲蓄是否能支撐自己的旅程?
- 遇到挫折時,我是會自己嘗試解決?還是雙手一攤,交給別人處理?
04:遇到突發狀況,能冷靜處理
遇到當地抗議、罷工或封路,我該如何繞路呢?還是先放棄這個景點,等未來局勢明朗再過去?…
航班/客運/火車延誤了,可能影響到後續那些行程呢?旅館要取消嗎?要繼續等待呢?還是可以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呢?是否能要求服務中心幫我換乘其他班次呢?…
突然下大雨,我應該繼續原定行程呢?還是先躲雨靜觀其變?或是先替換程其他天的行程?…
以我個人經驗,這次剛出國沒兩個月,護照就在南美洲被偷走。雖然當下心裡很崩潰,但因為我只有我自己,還是打起精神去警局報案、聯絡辦事處重新補辦新的護照,一個人冷靜去處理所有事物。
出國難免會遇到或大或小的突發狀況,重點是「事情既然發生了,你願不願意去處理或想出對策?」。如果護照被偷的時候,我只是一再的逃避不去面對,後續我就沒有環遊世界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了。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在旅程中,我是否能承受任何未預料到的事情發生?
- 出問題時,我是會先急著找出罪魁禍首來罵?還是先處理並想出後續應對措施?
- 遇到突發狀況,我有辦法在短時間內穩住自己情緒嗎?並臨機應變,想出替代方案?
05:能跟自己獨處,能消化自己的所有情緒
當吃到口齒留香的阿根廷牛排,身邊卻沒人能和你分享這份喜悅,一起評論這塊牛排多麼驚為天人。當你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看到壯闊的馬丘比丘,卻沒有人能和你一起慶祝這份感動和喜悅。
這聽起來或許有點孤單,但往另一個角度想,你未嘗不能和「自己」分享這份喜悅呢?
同樣一個寂靜的夜晚,有些人可能只感受到孤獨感,渾身不自在的感覺;但有些人卻可以躺在床上,和自己對話,提醒自己哪些地方可以改進,或是靜靜地回憶今天發生的趣事,讓這些美好的記憶更深刻地複刻在腦海中。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我平時能接受自己一個人嗎?還是做什麼事都要別人陪?
- 我一個人是否能消化並釋放自己的情緒(尤其怒氣),還是需要有人在旁不停安慰才能釋懷?
06:隨遇而安,接受偶爾的不順心
旅遊充滿了驚喜,但也同時有著不確定性。曾經遇過火山爆發,導致飛機無法起飛,只能暫時睡機場等待,也曾因為天候、罷工、節日因素,導致行程被取消或是景色大打折扣。因為店家臨時公休,想去吃美食卻撲了個空。
我自己是比較隨遇而安的態度,既然短時間還不能登機,我就把背包當枕頭、墊著睡覺,等可以登機再說。到了A景點才知道今天不開放遊客入場,那我就去B景點晃晃吧!這家排隊名店公休好可惜啊,但隔壁的餐館雖然沒有人推薦,但也有不少當地人,那就來試試看吧!
不得不說,這類的事情無論是不可抗力因素,或是人為導致的,旅遊時總會遇到個一兩次。但重點是遇到這類的事,你的反應會是如何?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事情不如預期時,我的反應會是什麼?
- 生活上某個不順我意的事情,我會整天掛在嘴邊,到處跟別人討拍嗎?還是消化完就一笑了之?
07:警覺性高,不把自己置於危險中
「警覺性高」是我覺得一個人自助旅行一定要具備的特質!
畢竟獨旅在外,如果又是東亞面孔,很容易在國外被當成目標,而保護好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提高警覺。對周圍環境、人事物都提高警覺,並相信自己的直覺,只要感覺氣氛不太對,就要適時地離開那個環境。
曾有個黑人遊客分享他的故事:有次他看到一張便宜機票就買了,哪知道當他從機場抵達當地市區,走在路上他就覺得晚上六、七點的街上氣氛很奇怪(他說:「比我住在邁阿密黑人區還詭異」)。他馬上心一橫,直接叫計程車把他送去巴士站,連夜離開那城市。事後他才從當地人口中得知,先前那個城市(尤其是他下車的地方)治安是全國出了名的亂,當地人還開玩笑說還好他沒遇到半個人,不然都不知道是搶匪還是販毒的。
👁🗨自我檢測:
- 平常我會留意周圍的環境是否有危險嗎?
- 我以前旅遊時是否常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中?
小建議
一個人自助旅行聽起來很勇敢、很特別,但同樣的,一個人所需承擔的責任和雜事也很多,需要具備的能力也較全面性。
即便你檢測下來,發現自己好像缺少某幾個自助旅遊特質,但又很想要挑戰看看自助旅行,我覺得也不是不可能。有許多能力是可以先從生活中訓練起,甚至我自己覺得有離開原生家庭、長期居住在外的人,或多或少都已經具備了上述這些特質。
而且也不是說你具備上述特質,一個人出國就無敵了。其實一個人出國會遇到的事情實在太多元化,很多東西都是邊旅遊邊訓練的,所以想要實踐自己一個人出國的夢想,最好的磨練方式還是直接把自己丟出國外!
為了生存,每個人都會被激發出潛能的!
🗽自助旅遊懶人包
嗨你好,這裡是【莎去哪了】,由一個橫跨五大洲、曾環遊世界一年的背包客Vanessa所經營。
「自助旅遊懶人包」這系列主要目的是「讓自助旅遊更容易上手」,分享關於自助旅行的心態、旅伴、安全、住宿、推薦APP、簽證、護照遺失緊急處理、行李、網路、行程安排等面向。
若此篇文章有幫助到你,歡迎按讚、留言並分享給親朋好友唷~
至於一個女生背著包包,環遊世界的這一年經歷了哪些什麼酸甜苦辣及文化衝擊,都記錄在「2023環遊世界手札」!
不想錯過Vanessa的環球旅遊故事,立即訂閱電子報吧!一有新文章,立刻通知你唷❤
探索更多來自 莎去哪了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